大骨雞形成歷史悠久,別稱莊河雞,主要產于遼寧省莊河市,分布于東溝、鳳城、金縣、新金、復縣等地,為以蛋大為突出特點的兼用型地方雞種,具有體大墩實、覓食力強、產蛋多而大且蛋殼厚而堅實、肉質鮮嫩等特性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大骨雞養殖技術視頻吧!
大骨雞的生產性能
1、產肉性能:成年公雞體重為3.5公斤左右,成年母雞為2.3公斤,6月齡公雞達成年體重的76.67%,母雞達77.59%。產肉性能較好,皮下脂肪分布均勻,肉質鮮嫩,其半凈膛屠宰率公雞為77.80%,母雞為73.45%,全凈膛屠宰率公雞為75.69%,母雞為70.88%。
2、產蛋性能:大骨雞以蛋大為其突出的特性,平均年產蛋為160枚,蛋重62~64克,高的達70克以上,在較好的飼養條件下可達180枚。蛋殼光亮平潔,殼厚而堅實,破損率低,蛋料比為1:3.0~3.5。
3、繁殖性能:公雞6月齡性成熟,一般體重可達2.5公斤左右,母雞180~210天左右開產,公母配種比例為1:8~10。種蛋受精率為90%,受精蛋孵化率為80%,60日齡育雛率為85%以上,就巢率為5~10%,就巢持續期為20~30天。
大骨雞的雞雛孵化
1、種蛋選擇:應選新鮮(產蛋7天之內)、清潔、正橢圓形,重55~65克蛋做種蛋。蛋皮過薄、過厚,沙皮裂紋蛋不能做種蛋。種蛋選好后要經過消毒,才可進行孵化。一般春季育雛,生長快發育好,成活率高,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孵化,公雞8~9月上市。
2、孵化方法:小規模飼養多采用火炕塑料袋孵化法,孵化盤用3厘米原木板做成高25厘米左右方盤,盤底鋪一層薄褥,將比較結實,不漏水的塑料袋放到盤內,袋的兩端要比盤端長出6~10厘米,搭在盤沿上。塑料袋裝入33℃~38.5℃溫水,水袋高10厘米左右。水袋上鋪一層薄被,把種蛋擺在上面,再蓋一層厚棉被。將蛋盤放到火炕上保溫,即可進行孵化。
3、孵化管理:孵化期間每兩小時檢查一次水溫,水溫降低要加熱水,使水溫保持在37.8℃左右。室內溫度保持24℃~26℃為宜,相對濕度保持60%~65%。每天翻蛋4~6次,每隔3~7天照蛋一次,撿出無精蛋、破殼蛋。21天雞雛出現后,把上層厚棉被支起來,使蛋與被之間有一定空間,便于破殼出雛。待初生雛絨毛松滿,把雛放到育雛室。
大骨雞的雛雞培育
1、環境管理:雛雞1周齡保溫32~30℃,相對濕度60~65%,2周齡30~29℃,相對濕度55~60%,3周齡29~27℃,4周齡27~21℃,5周齡21~18℃。開閉門窗,通風換氣,保持空氣新鮮。出殼3天內,用40瓦白熾燈,每日3小時光照,使雞雛盡快熟悉環境,覓食和飲水。2周齡用25瓦白熾燈,光照9小時。
2、喂食防?。弘r雞出殼24小時,喂粉狀料或水泡小米,每天喂5~6次,兩周后每天喂4次,其間自由飲水。1日齡注射馬立克氏疫苗,7~10日齡用P系雞疫苗滴鼻,15~30日齡再進行一次。定期進行禽舍消毒,0.1%高錳酸鉀液飲水。當雛雞體重500~1000克,對外界氣溫、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時,于4月20日~5月10日,氣溫達15~17℃,山上青草、樹木開始發芽,昆蟲開始活動時,將雛雞移到山上飼養,以節省飼料,降低飼養成本。
大骨雞的上山管理
1、雛雞上山前進行性別鑒別,選公雛上山,公雛上山前要多喂青飼料,以便適應山上環境,采食青草、樹葉,山上按每平方米裝8~10只雞的標準建雞舍。
2、雞舍要建在背風向陽,地勢稍高,下邊有灌木,上邊有喬木,樹林郁閉度在0.3以上,有充足水源的山坡上。
3、雞舍最好建永久性磚石結構雞舍,也可建簡易大棚式雞舍,大棚雞舍夏季天熱時加蓋遮陰物。
4、雞群不宜過大,以每群500只左右為宜。剛上山時要限制雛雞活動,以免因對環境不熟,造成走失,或遭天敵傷害。
5、雛雞上山1周內每天仍要喂食3次,定點喂食不限量,3周后每天喂兩次,早晚各一次,其它時間自由覓食,喂食主要用全價配合飼料,或用料精加玉米配制配合飼料。
6、當公雞120日齡時,注射新城疫苗,每只雞1毫升,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,防霍亂發生。
7、當雞體重達2~3公斤時,體型豐滿,尾羽齊全,即可出欄上市。
>>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相關閱讀- · 藏雞養殖技術視頻
- · 珍珠雞養殖技術視頻
- · 蘆花雞養殖技術視頻
- · 林地養雞技術視頻
- · 火雞養殖技術視頻
- · 貴妃雞養殖技術視頻
- · 發酵床養雞技術視頻
- · 斗雞養殖技術視頻
- · 蛋雞養殖技術視頻
- · 土雞養殖技術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