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穗鴨原產于貴州省東部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帶,以三穗縣為中心,分布于鎮遠、岑鞏、天柱、臺江、劍河等縣,屬蛋用型鴨種,具有成熟早、產蛋多的養殖特點,適應丘陵、河谷、盆地水稻產區放牧飼養,且耐粗飼、飼料利用能力強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三穗鴨養殖技術視頻吧!
三穗鴨的生產性能
三穗鴨蛋用型品種,公鴨體軀稍長,胸部羽毛紅褐色,頸中下部有白色頸圈,背部羽毛灰褐色,腹部羽毛淺褐色。母鴨頸細長,體軀近似船形,羽毛以深褐色麻雀羽居多,翅上有鏡羽。脛、蹼橘紅色,爪黑色。初生重為44.62克,成年體重公鴨為1690克,母鴨為1680克。開產日齡110~120天,年產蛋200~240枚,平均蛋重為65.12克,殼以白色居多。殼厚0.31毫米,蛋形指數1.42。
三穗鴨的鴨舍建造
1、三穗鴨的鴨舍宜選擇在地勢較高,地面平坦而堅實,陽光充足,靠近水源(水深1.5米)的向陽坡,遠離村屯。鴨棚結構為“人”字形頂,頂高4.5米左右,四周檐高約1.8米,靠水一側開二扇1.5米寬的門,要有運動場。
2、三穗鴨的鴨舍建筑材料可用鋼筋、塑料、毛竹搭架,上蓋草簾或者布簾。運動場四周設棚欄,運動場內合理設置若干個食槽和水槽。棚舍面積按每米2飼養7只左右,一般每棚以飼養1000只左右為宜。
3、三穗鴨的鴨舍邊設1個2米寬的水泥地面采食場,且略低于鴨舍內地面,3面挖1條排水溝通到池塘。運動場地勢略低于鴨舍,不能積水,面積應大于鴨舍1/3,下水坡度20~30°為宜,場上可栽植一些落葉樹,有條件的可在夏天搭涼棚。水面運動場面積應大于2/3鴨舍,圍網用大眼的尼龍網或竹片制作。
育雛期的飼養管理
1、育雛:育雛舍要求保溫、通風、防鼠、防鳥,并配備相應的飼養器具和消毒設施。育雛期視季節而定,一般為28天。
2、溫度:第一周35~30℃,第二周30~27℃,第三周27~24℃,第四周24~20℃,四周后常溫??刂圃缤頊夭钤?~2℃內。
3、開食:先開水后開食,冬季、早春開水水溫在25℃左右。開水1~2小時后,春鴨在出殼后20~40小時開食,秋鴨在出殼后30~36小時開食。開食可用經水漂洗過的碎米飼喂六成飽,后逐漸添加小鴨料,每天喂6~8次,喂至1月齡。
4、分群:按大小強弱分群,每群30羽為一籠。1周齡~2周齡時為(25~30)只/平方米,3周齡~4周齡為(15~20)只/平方米。10日齡內的雛鴨要防止雛鴨打堆,宜分群飼養,以每群100~20只為宜?!?/p>
5、管理:1周內放水每天2次,每次半個小時,水溫不低于15℃,以后逐漸延長。加強管理。勤掃鴨舍,勤換墊草,淘汰病雛、弱雛,保持通風干爽,注意消毒、飲水衛生及防鼠害。
成年鴨的飼養管理
1、飼料配制:一般按谷物類占50~60%、餅粕類占10~20%、魚粉或豆粉占10~15%、貝殼粉1%、食鹽0.5%、多維0.2~0.5%的比例來配制飼料,產蛋期參考配方為玉米45%、米糠20%、麩皮6%、豆餅10%、菜籽餅6%、魚粉10%、貝殼粉1%、骨粉1%、食鹽0.5%、禽用多種維生素0.5%,有條件的也可采用全價的商品蛋鴨料。
2、科學投喂:屋內按每70只鴨配1個直徑50厘米的陶瓷盆即可,飼料粉碎后加水拌勻,以手捏成團松手即散為度,每晝夜喂4次,即5:00、10:00、15:00、21:00~22:00各投喂1次,要定時定量投喂,每只三穗鴨日喂量125~150克。休產期的鴨群日喂2次即可。另外,產蛋期鴨飼料營養水平含粗蛋白應在18%以上,1千克飼料含代謝能11.72千焦,最好補喂少量青綠飼料,2000只成年三穗鴨每天喂給青料1千克。而且秋冬季給蛋鴨增喂夜食時,還必須注意供足飲水,且補飼料的蛋白質不可過多。據測算,夜間補料比不補料的三穗鴨可提高產蛋量10%左右。
3、適時開產:三穗鴨開產時間一般為150日齡前后,產蛋過早易早衰,過遲則影響經濟收入??刂?00~120日齡鴨的飼料質量,讓其吃1/2配合飼料,1/2青飼料,以撐大腸胃。120日齡后逐漸增加喂食數量,提高飼料質量。
4、放水管理:每天喂后將三穗鴨趕下水洗浴,夏季每日4~5次,夜間鴨群吵鬧不安時仍需放水1次,每次20分鐘,冬季每日10:00、14:00~15:00各放水1次,每次5分鐘。放水后冬季讓三穗鴨曬太陽,夏季讓鴨在蔭涼處休息,不可曝曬。
5、公母搭配:三穗鴨的性欲越強,產蛋越多,故在鴨群中要配備足夠的公鴨,小群飼養每100只三穗鴨母鴨配1只公鴨,大群飼養時每200只母鴨配1只公鴨,可提高產蛋率5~8%。在產蛋期、休產期、換羽期,將公鴨隔離,以免母鴨受到騷擾。
6、強制換羽:夏末秋初,三穗鴨停產換羽,此時應采取人工強制換羽,頭2天停食停水,第3~5天給水停食,第6天起喂正常料量的一半,供水,第7天恢復正常,以促使換羽快而整齊,使三穗鴨統一開產。
7、老鴨補料:三穗鴨產蛋1年后的老鴨要補喂魚肝油,每月補喂7天,可使老鴨多產蛋,并能延長高產年限。
8、補充光照:秋冬季節由于自然光照時間短,鴨的腦垂體和內分泌腺體活動減少,影響產蛋,因此,必須采取人工補充光照。一般要求每天連續光照時間應在16~17小時,可在舍內安裝25瓦的燈泡4只,離地面高1.5米,每天早晚2次開燈,即4:00開燈,8:00關燈,17:00開燈,20:00關燈,開關燈時間要嚴格固定。同時還要在每個鴨舍內安裝2~3只3~5瓦的燈泡照明,防止關燈后引發驚群。如遇大雪、濃霧、連天陰雨等陰暗少光天氣,晚上可適當提前開燈,早上可延長關燈時間,必要,可全日照明。試驗證明,補光的蛋鴨比不補光的蛋鴨,其產蛋率提高20~25%。
三穗鴨的疾病防治
1、鴨瘟
【癥狀】鴨瘟是由鴨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,并多發于20日齡之后的鴨。病鴨體溫升高、呼吸困難、流淚、拉綠色稀糞、病鴨頭和頸部腫脹,故有“大頭瘟”之稱。
【防治】注射鴨瘟疫苗是防治鴨瘟唯一最有效的措施。7~10日齡的雛鴨應進行首免,肌肉注射0.5毫升,25~30日齡進行二免,肌肉注射1毫升,免疫期可達6個月,蛋鴨和種鴨在產蛋前進行第3次免疫,肌肉注射1毫升,免疫期可達一年。
2、鴨出敗
【癥狀】鴨出敗又名禽霍亂,目前主要是散發流行,但有時出現地方性流行。鴨出敗多發生于日齡較大的鴨。特征為發病急、死亡快。
【防治】加強飼養管理,減少應激,避免飼喂發霉飼料。
3、鴨病毒性肝炎
【癥狀】鴨病毒性肝炎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的一種急性傳染病。本病常發生于4周齡以內小鴨,5~15日齡的雛鴨最容易感染,最早的3日齡雛鴨即可發病,且年齡越小死亡率越高,1周齡內的小鴨死亡率可達95%以上。鴨病毒性肝炎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的一種急性傳染病。本病常發生于4周齡以內小鴨,5~15日齡的雛鴨最容易感染,最早的3日齡雛鴨即可發病,且年齡越小死亡率越高,1周齡內的小鴨死亡率可達95%以上。
【防治】種鴨開產前一個月用弱毒疫苗進行第1次免疫,2周后進行第2次免疫,每次肌肉注射1毫升,或者在開產前2~3周,同時用鴨肝炎油乳劑滅活疫苗和弱毒疫苗進行免疫,對無鴨肝炎母源抗體的雛鴨于1日齡皮下注射50倍稀釋的弱毒疫苗0.1毫升/只。對有母源抗體的雛鴨于7~10日齡注射50倍稀釋的弱毒疫苗0.2毫升/只。
4、鴨疫里默氏桿菌病
【癥狀】鴨疫里默氏桿菌又名鴨傳染性漿膜炎,是由鴨疫里默氏桿菌引起的。各品種、性別、齡期的鴨均可感染,但主要侵害2~3周齡的雛鴨,發病率常高達90%以上,死亡率達5%~75%不等,主要臨診癥狀為:患鴨精神萎頓,食欲下降甚至廢食,眼鼻有漿液分泌物,拉綠色稀糞,并常有共濟失調、抽搐、角弓反張等神經癥狀。
【防治】應加強飼養管理,盡量減少或避免應激。對水域進行經常性消毒。使用當地分離的鴨疫里默氏桿菌、大腸桿菌菌株制備的二聯滅活菌苗進行免疫預防。鴨疫里默氏桿菌也容易產生耐藥性,因此要進行藥敏試驗選擇治療藥物。
5、鴨大腸桿菌病
【癥狀】患病雛鴨主要臨診癥狀及病理變化為精神沉郁,食欲下降甚至廢食,拉黃白色稀糞,大腸桿菌性敗血癥的特征性病變是心包炎、肝周炎和氣囊炎,心包粘連。
【防治】鴨大腸桿菌血清型多,使用當地分離菌株制備的滅活菌苗免疫預防。大腸桿菌容易產生耐藥性,通過藥敏試驗篩選有效藥物進行治療。
>>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相關閱讀- · 珍珠雞養殖技術視頻
- · 稻田養鴨技術視頻
- · 火鴨養殖技術視頻
- · 蛋鴨養殖技術視頻
- · 蘆花雞養殖技術視頻
- · 林地養雞技術視頻
- · 火雞養殖技術視頻
- · 貴妃雞養殖技術視頻
- · 發酵床養雞技術視頻
- · 斗雞養殖技術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