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耳 是中國的特產,別稱白木耳、雪耳、銀耳子等,野生銀耳數量稀少,在古代屬于名貴補品,但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以來,人工栽培銀耳的技術取得了成功,使銀耳走向了千家萬戶,人人皆可品嘗的佳品了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銀耳栽培技術視頻吧!
銀耳的栽培基質
銀耳不但可用段木栽培,而且還可利用木屑、甘蔗渣、棉籽殼等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料適當添加一些麥皮、米糠、石膏等為輔助原料進行室內瓶栽和袋栽。室內代料栽培可以充分利用樹枝、短木或邊角木料經切碎磨粉后為原料,節省大量木材。而且甘蔗渣、棉籽殼等農副產品來源充足,用來栽培銀耳既有利于農產品的綜合利用,又有利于迅速擴大銀耳栽培的范圍,不受有無林區條件的限制。而且室內栽培,溫、濕度等環境條件較易控制,銀耳的生產周期短、病蟲害少、產量高。
銀耳的栽培環境
1、溫度:溫度是銀耳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,銀耳屬中溫性真菌,菌絲在16~30℃內均能生長,其中20~28℃生長正常,23~25℃生長最好,低于20℃或高于28℃菌絲纖弱。子實體分化的溫度在16~28℃之間,低于16℃生長遲緩,高于28℃分化不良,最理想的溫度應是22~25℃。
2、濕度:銀耳在適濕的條件下菌絲才能定植,生長旺盛。菌絲粗短成束,子實體分化正常。在過濕的環境中,菌絲生長柔弱纖細稀疏,子實體分化不良或膠化成團。所以要根據銀耳在其生長各個階段對濕度的不同要求,給予適當的水分,在過濕條件下銀耳不易萌發成菌絲,而是以芽殖形式出現。
3、光照:強烈的直照光會不利銀耳菌絲的萌發及子實體的分化,散射光能促進孢子萌發和子實體分化。不同的光照對銀耳子實體的色澤有明顯關系,暗光耳黃子實體分化遲緩,適當的散射光,銀耳即白品質也優。
4、酸堿:銀耳是弱酸性真菌,培養時的pH值應在5.2~5.8之間,過酸或者過堿對銀耳都會有一定的影響。
銀耳培養料配方
1、配方1:木屑78%、麥麩19%、蔗糖1%、過磷酸鈣1%、石膏1%。
2、配方2:木屑74%、麥麩22%、石膏粉3%、石灰粉0.3%、硫酸鎂0.7%。
3、配方3:木屑76%、麥麩20%,黃豆粉1.5%、硫酸鎂0.5%、蔗糖1%、石膏粉1%。
4、配方4:木屑73%、麥麩24.5%、石膏粉1%、蔗糖1%、磷酸二氫鉀0.5%。
5、配方5:木屑40%、棉籽殼37.6%、麥麩20%、石膏粉2%、硫酸鎂0.4%。
6、配方6:棉籽殼78%、木屑18%、石膏粉3.5%、硫酸鎂0.5%。
銀耳的栽培技術
1、裝袋:拌好的培養料必須抓緊時間裝入種植袋,銀耳種植袋應選擇低壓高密度聚乙烯筒膜,直徑扁寬12厘米,薄膜厚度3.5~4絲米,長50厘米,每千克筒料可裁制成220~240個種植袋,也可用罐頭瓶作種植容器。裝袋要求裝緊裝實,袋口用塑料繩綁扎。在料袋璧上打4~5個接種穴,穴口直徑1.2厘米,深1.5厘米,然后擦去袋面沾的木屑后,用3.3×3.3厘米的方塊紙膠帶貼封穴口,即成種植銀耳的培養基。從拌料到裝袋結束最好不超過5小時,以防培養基發酸變質。
2、滅菌:在大鍋灶上放蒸籠,把袋子疊于蒸籠內,膠帶一面要朝上。大面積生產建造磚砌的專用滅菌灶,一灶裝1000袋為適。滅菌要注意三個關鍵,一是袋子進灶后,必須旺火猛攻,并防止漏氣,使其在4小時內上到100℃。二是在100℃保持14~16小時,使袋內雜菌殺死。三是達到滅菌溫度和時間后,要趁熱取出,防止膠布受濕。
3、接種:經過滅菌的料袋,待料溫降到30℃以下時方可進行接種。接種前先做好接種室消毒,并把菌種表層薄薄挖去一層老化菌絲,然后往下挖將菌絲攪拌均勻。接種時先打開袋子穴口上的膠布,用接種器提取蠶豆大小的菌種,集中迅速地通過酒精燈火焰接人穴內,并順手貼封好膠布,防止雜菌侵入。菌種處要比膠布凹1~2毫米,有利于原基形成。每瓶種植種可接種植袋25~30袋。
4、發菌:銀耳的發菌與出耳可同用一室,利用民房即可,有條件的專業戶可以建造專用的發菌室與種植室。要求地勢稍高,靠近水源,便于清洗場地,門窗通風,光線良好。也可以在庭院內搭簡易耳棚。不論是住房或是簡易耳棚,內部均要設置排放種植袋的架子。架層可用竹木做骨架,架高2.5米左右,寬一般為50厘米,架子分為8層,層距30厘米。每層架子用竹木鋪平,便于排放菌袋。室內四周可用塑料薄膜圍罩,使保溫保濕性能好。種植室要用來蘇爾和敵敵畏藥液噴灑消毒。
銀耳的出耳管理
1、擴穴增氧:用刀片沿著出耳穴口邊緣割去薄膜大約1厘米左右,擴大穴口,增加袋內的氧氣。
2、噴水加濕:出耳階段每天噴水1~2次于所蓋報紙上,經常保持報紙濕潤為適,當子實體長到3厘米時,為避免爛耳,應把覆蓋的報紙取下,放在陽光下曝曬一天,再收回使用,每隔3~5天都應進行一次,每次取下報紙應隔12小時,讓子實體接觸氧氣,然后再覆蓋,繼續噴水保濕。幼耳階段噴水多,天氣陰濕應少噴,多通風,子實體生長中期,吸水量較多,天氣晴而干燥,應多噴少通風。
3、注意通風:銀耳子實體長到24~29天是生活力最強階段,袋溫較高,若室溫超過27℃以上,應整天打開門窗,長時間通風,并配合噴水管理防止通風后耳片干燥。
4、停噴待收:接種后30天左右時,子實體已長到12厘米左右,應停止向報紙噴水,防止耳片過濕霉爛。停濕5~7天后,耳片增厚,轉入采收期。
5、采收加工:銀耳從接種到采收,全過程一般35~40天,但收成時遇陰雨天,可延長5天收割。成熟的銀耳,白漂晶瑩,形似牡丹,大如玉碗,耳片伸展,具有彈性,通常每朵直徑達到15~20厘米,鮮重可達150~200克?!?/p> >>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相關閱讀
- · 銀耳可以祛斑嗎?
- · 銀耳的栽培條件
- · 銀耳湯能過夜嗎?
- · 銀耳產地在哪里?
- · 木瓜銀耳湯的做法
- · 白木耳是銀耳嗎?
- · 雞蛋銀耳湯的做法
- · 銀耳紅棗湯能減肥嗎?
- · 涼拌銀耳的做法
- · 孕婦能吃銀耳嗎?